BOB集团

东南商BOB集团报•数字报刊平台
发布时间:2023-07-24 10:22:18

  bob宁波的24小时消费场所多吗?翻开大众点评,宁波带有“24小时营业”关键词的门店就有200多家,餐饮、健身、影院,应有尽有。

  跟其他新一线城市比,足够了吗?同样是大众点评的数据,杭州的相关门店超过250家,南京更是超过了300家,更不用说有“不夜城”之称的“北上广深”了。

  有趣的是,在采访过程中,有老宁波人表示:“在宁波根本没必要讨论24小时的话题,更不用做比较,因为这里既没有市场需求,也没有这种文化氛围。”

  宁波印象城总经理田欣分享了这么个故事。2017年的圣诞前后,正值商场的五周年店庆。田欣和同事们满怀期待地策划起了活动,想把商场当天的开业时间延伸到零点。

  出乎田欣预料的是,明明万事具备宣传到位,但一过21点,客人们居然像是有某种默契,纷纷开始离开。22点以后,更是连人影都变得少见。

  失望过一次后,到了去年的六周年店庆,田欣就选择了“顺其自然”,等人潮褪去后再宣布打烊。最后,“自然”的关停时间定格在了22:30。

  中影国际影城来福士店的经理林振中亦有相同的感受。六年前,影院刚开业那会儿,他曾尝试过把电影场次调到更晚,但面临的现状却是草草收场,无利可图,甚至“工作人员比观众还多”。

  究其原因,大家普遍的总结是,“宁波城市的加班文化并不如一线城市盛行,老宁波人的习惯是,19点左右吃完晚饭,再逛一圈消消食后,21点就准备回家休息。”难怪在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发布的“夜生活动态指数”里,GDP排名全国第15的宁波,竟被甩在全国第39名。

  连午夜前后的客流都略为堪忧,更遑论24小时通宵营业的高成本。但是,我们能就此下结论说“宁波不需要24小时消费的土壤”吗?

  百老汇影城印象城店的经理林晶晶提到了一个细节:印象城漫咖啡边上有一家隐藏式“网红”酒吧Mill7,据酒吧的店员观察,“出现在宁波Mill7的帅哥美女从数量和质量上都要高于杭州Mill7。”

  “这意味着,宁波当前的确是存在这么一批有夜间消费需求的年轻人,但宁波的夜间消费场所除了KTV就是酒吧、棋牌室,仅仅局限在那么几个地方,而杭州这批年轻人则因为有更多场所可以去BOB集团,而被分流了。”

  无独有偶,在东南商报去年关于宁波人消费的调查问卷里,有高达四分之三的朋友表示若是资金充足,有意向扩大“文化、旅游、娱乐”方面的消费,由此可见,对此类消费场的呼声早已不绝如缕。

  那么,究竟对于目前的宁波来说,是先有了24小时消费的场所再逐步培育相应的消费人群,还是先有了消费人群后再去拓展消费场?这无疑是一个“鸡生蛋还是蛋生鸡”的问题了。

  东南商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“年龄层”是这些消费者们最大的共性:几乎都是清一色的80后、90后。他们大多都是单独行动,只有部分携三两好友相伴,至于“带小孩的家长”则是见所未见。

  “从事餐饮,晚上点刚刚下班;自主创业,不用早起打卡上班;在眼镜店工作,没有固定下班时间;还在读书,反正有大把时光……”

  尽管是“三百六十行”,但不难发现,这一群体中既鲜有“朝九晚五”的事业单位员工,又找不到身陷“996.ICU”的加班人士。看来,只有健康的体魄、灵活的时间、并不沉重的家庭压力,才能安放一个能够24小时“出去浪”的有趣灵魂。

  恒太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芳园有着同样的看法,她认为限制宁波24小时消费扩张的原因之一,正是这一部分年轻人的数量,“只有二三十岁的年轻人,尤其是高校学生,才是‘耗得起’24小时消费的群体。目前宁波在这方面的资源,和同类城市相比的确稍显不足。”

  天一书房经理孙常青认为,要想把24小时书店乃至24小时业态做好,深圳就是全国的标杆。而深圳成功的经验,正是因为“深圳外来人口基数庞大,且年轻人多,一天之内每个时间段都有活跃的人,这就带来了雄厚的土壤。”

  同样是新一线城市的夜生活指数榜单,名列全国前15的城市里,除却“北上广深”,紧随其后的“成都、重庆、西安、杭州、苏州、昆明”,几乎无不例外地属于“网红城市”或是“旅游打卡胜地”。

  旅游资源和24小时消费,还真有不少联系。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《夜间旅游市场数据报告2019》,国内旅游平均停留时间为3天,愿意体验两三晚夜游的受访者就达到了八成。夜间文化节事、景区夜游、夜市美食,都是游客票选出的心头好,而在夜游中消费最高的,依旧是18岁~34岁的青年。

  归根结底,留给宁波的课题,不止是要“抢”更多的人才,还得向更多的人宣传这座城市的魅力。通过城市宣传吸引更多消费者,再由消费者反哺消费场的跟进,一个良性循环将近在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