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B集团

站上直播带货的风口迎来发展“高BOB集团光时刻”
发布时间:2023-11-11 07:42:31

  BOB集团从沿江东路的南端开始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家颇有特色的眼镜店店招,琳琅满目,错落有致。沿街的一排三层建筑,“魏村眼镜市场”六个鎏金大字镶嵌在门楼的蓝色玻璃外墙,配镜、验光、批发,近视镜、墨镜、水晶眼镜一应俱全。整个眼镜市场呈“回”字形架构,每到周末,人流你来我往,熙熙攘攘。

 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有一张戴着墨镜的照片。据《魏村老街》记载,那副水晶墨镜,就出自魏村钱家边的眼镜师傅钱青大和临江村的林先启学徒的厂家,时称苏州市阊门宝林寺专诸巷天库前78号的眼镜商号。

  魏村眼镜的变迁史,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。早在1930年,魏村钱家边的钱青大在亲戚的介绍下去到苏州这家眼镜厂当学徒,后又把自家的三个兄弟一起带了去。上世纪四十年代初,临江的林湘涛和其弟林先启也经人介绍进了这家眼镜厂BOB集团。这家眼镜作坊当时在全国颇有名气,老板范月笙是常州人。据钱青大和林先启说,这家作坊是清朝“江南织造府”专门为清庭制作水晶贡品的,后改制眼镜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,钱青大等人也回到了家乡常州,同时把在外练就的制作水晶眼镜的本领带了回来。

  1957年10月,魏村的第一家眼镜作坊——南岗眼镜生产小组正式创办。此后,村办眼镜厂如雨后春笋般在魏村出现了,眼镜产业成为了各村当时的经济支柱。最鼎盛的时期,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,变色镜片、人造水晶、光学玻璃镜片的风靡,打破了水晶眼镜一统眼镜市场的格局,并由单一的加工开始进入批量生产和经销。

  1987年7月10日,占地近万平方米的魏村眼镜市场隆重开业。那3600平方米的魏村水晶大楼,吸引了全国各地客商;占地8500平方米的摊位一下拥入300多位客户,门市部有100多个,年成交额达2.5亿元。

  “魏村眼镜真正的发展,其实是以水晶为主,那时候魏村开了大大小小的作坊,全都是做水晶眼镜的,后来才又逐步发展到变色镜等等。”魏村社区吴亚兴从小在这里长大,他还记得小时候,街上做眼镜的都是一个个作坊,但是特别热闹,尤其是每逢节假日,街面上就是一幅摩肩接踵的画面。“我年轻的时候,还摆摊卖过眼镜。那时候主要是卖水晶镜片和变色镜为主,沿街都还是平房,但我们可以说是沪宁线上第一个把眼镜市场做起来的,当时还有福建、新疆等地的人赶着来拿货,整个市场做得风生水起。”

  水晶眼镜又称石头镜,因其硬度大,多用于风沙较大的西北地区。而国内的水晶眼镜,基本上都来自魏村。

  今年69岁的秦全玉,和石头镜打交道已经几十年了。上世纪八十年代,秦全玉几乎每个月都要外出收石头,以广东和福建两省居多,“当地的老百姓采石,我们直接去家里收。”秦全玉说,因为大多数地方都在县里,他们光坐车就要倒好几趟。经验老道的,成相好不好,到眼就能判断。“看到石头的成色,就知道这块石头能做多少副眼镜,每副眼镜能值多少钱,全凭眼光判断。”一副石头镜的打磨,大概要十五六道工序,从原石开始放样,然后切片,再放样,获取毛料后进行抛光、亮片等程序。秦全玉说,石头镜主要是供应大西北地区,最鼎盛的时期,他的眼镜店一年的销量能有10万副。

  一个以眼镜制作为特色的产业在魏村悄然崛起,既转移了大批农村劳力,致富千家万户,还像潮水一样,推出了新市场。吴亚兴说,直到2000年左右,魏村眼镜市场开始以装配为主,至今整个市场已聚集了105家大小眼镜商家。

  随着技术不断发展,魏村的眼镜也紧随时代的步伐稳步向前,从原来的作坊形式的加工生产,到现在的产供销一体化,已经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全产业链,也给当地人以及其他地方的商人带去了致富之道。

  2004年,秦正庆接手了父亲秦全玉的店面。年轻人,做的东西自然要更迎合年轻的市场。“像今年,镜框的流行元素就是复古圆和复古多边,很多年轻人喜欢。”

  秦正庆说,如今的眼镜比起原来,可是高档了不少。从工艺来说,越来越考究,店里以前的国产设备,已经全换成了进口设备,眼镜的材质也比以前精度更高。更重要的是,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了。“任何一门技艺做精做优,都是要花时间的,现在的消费者注重品牌,要求实用与美观兼具,对整个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。”

  “192号浅冰糖色怎么样?”“要哪副?左手边第二个看下是吗?”一台手机,镜头对着转盘,转盘上放着一副眼镜,正在缓缓地匀速360度旋转。举着手机随时按客户要求取拿眼镜的,是于莉22岁的女儿吴丹丹,今天,她是“常州阿莉天然石头镜”的主播。

  两张长条桌,围成“7”字形,桌上按照分类摆满各式各样的眼镜,一块窗帘顺着轨道拉上,就成了一个简单的直播间。丹丹坐在桌前,根据镜头前顾客的需求,或者变换着产品,或者进行解说,已经非常娴熟。

  从2018年开始,魏村眼镜市场迎着互联网的“风口”,嗅到了直播的商机,根据市场的规划,他们统一在某电商平台开通直播间,如今约有30%的商户迎风而上,更多的“后浪”们站上了直播带货的风口。

  1999年,徐州人郝尚功来到魏村,从学徒工做起,如今早已在眼镜市场站稳脚跟。直播带货,让他和妻子也变身“主播”。“基本每天一场,一次三四个小时,播到半夜12点也是常有的事。”郝尚功说,目前,他的直播间已经有了2万多粉丝,“直播的最大区别是,你还得去学习眼镜的专业知识,不然网友问起来,你不知道怎么回答,就会显得不专业,肯定就留不住客人的。”

  1980年出生的于莉也是市场里第一批“吃螃蟹的人”。自从互联网兴起后,于莉线上线下同时发力。“直播嘛,刚开始肯定有点不好意思,对着镜头一说话就脸红,后来才慢慢好了。”于莉说,不止是她,女儿、丈夫都加入了直播的行列,“成交量比以前肯定增加了不少,去年日均有30多副。”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