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B集团

bob:眼镜业模式变革:开启低价潮寻找新平台(图)
发布时间:2023-01-08 16:02:15

  当中国眼镜市场就快被“暴利”这个关键词覆盖,差异化竞争的企业和资金也开始试图寻找新方式,让眼镜行业以“物美价廉”的方式得到重生。

  一时间,OEM厂商和品牌商开始“触网”,平价眼镜超市模式开始遍布各大城市,连眼镜生产传统集散地的丹阳,也开始寻找优势资源的输出。

  而对于国际市场上的眼镜零售商来说,中国的眼镜市场依旧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成长性市场。根据相关行业协会粗略统计,全球眼镜市场有684亿美元(约合4170多亿元人民币)的规模,而在2008年中国眼镜零售业销售额达到500亿元人民币,以后每年将以20%以上的速度增长,预计到2020年可达1500亿-2000亿元。

  但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了解,无论是洋品牌,还是本地造,企业在目前的中国眼镜市场上只有找准差异化,拥有清晰的定位,才能站稳脚跟。

  2013年,中国的传统眼镜销售普遍呈现出业绩大规模下滑的趋势,大部分的传统零售企业日子非常不好过。

  “我就听说一些知名的传统零售眼镜店,因为效益的原因,会在今年有选择性的关闭或是卖掉一些城市的门店。”业内人士陈先生在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谈到今年眼镜行业发展时这样表示。他同时指出,一些新兴模式的企业,或是一些资金充沛的公司,会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。

  对于传统的眼镜销售渠道来说,产品经生产之后,需要经过多层的批发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。而这些消费者不仅仅要支付流通环节中的利润盘剥,还必须要给商家高额的铺面租金费用、人力成本和宣传费用埋单。

  为了不流失客户,有资金实力和具备互联网思维的品牌批发商、或是原先做OEM的厂家,开始向天猫等知名的电子商务平台伸出橄榄枝。

  电子商务省去多个流通环节直面消费者,对于厂家而言,也许可以通过一次“双11”促销活动,就可以将几年积压的库存直接转换成现金。

  据记者采访了解,事实上,面对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将价格压到最低的原则,bob眼镜厂商们也希望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将更多的货物进行销售,这反而加快了厂家本身的现金流周转。

  也正是因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抢食,类似红星、吴良材等传统的零售商,或是原有流通渠道中的区域批发商们发现,原有的上游供货渠道,正在逐渐变为自己的竞争对手。而大部分原来拥有渠道优势的零售商,也将因为没有核心的竞争力,逐渐发展出边缘化的趋势。

  除了电商平台开始全面对接眼镜行业,“快时尚”这个很潮的名词,也在这个传统行业中被人不断提及。

  记者发现,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,消费者在大型SHOPPINGMALL里会发现一些低价眼镜专卖店,这些专卖店提供验光配镜等一系列业务,但是价格却比能够提供同类业务的传统眼镜店便宜许多。

  “未来中国的眼镜需求,将会呈现一个快时尚的消费趋势,眼镜将逐渐从功能性开始向装饰性慢慢转变。”上文提及的陈先生,正是一家做快时尚眼镜品牌的区域负责人。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:“眼镜将成为和服装搭配的重要配饰,消费者有可能在买一套衣服的同时,也会同样采购能够搭配的眼镜。”

  “只有价格便宜且定位清晰,才会促使人们像按照季节变化时换衣服一样,来换眼镜。”J!NS高层曾对媒体表示。

  现在,日本品牌已经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,除了J!NS之外,另一家日企ZOFF也在中国眼镜市场站稳了脚跟。

  在陈先生看来,J!NS的方法是效仿优衣库的“SPA”模式,即从产品设计、生产物流、销售都由一个公司完成,从工厂直接到零售店。“通过SPA,公司可以对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,并结合大量订货的规模优势,从而可以形成市场最低的价格模式。”

  为了让价格看起来更清晰,J!NS采用的是包含镜框、镜片、眼镜盒的“一口价”定价方式。其制售一体的方式,保证了定价的自主权。另外,J!NS还通过在线系统管理销售和库存情况,并根据物流信息,实现系统的自动订货,避免一切浪费。

 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,J!NS的成功方式,让国内不少资金闻风而动,欲将这一模式进行复制并在一线城市推进。

  而有传统眼镜销售人士谨慎地向记者表示:“中国消费者短时间内还很难培育出眼镜的快速消费观念。并且,这些快时尚也开在租金很贵的地方,现在说成功与否还为时过早。如果量没有上去,这些企业将会快速出现,又快速消失。”

  和快时尚理念颇有类似,发端于鹰潭眼镜市场的平价超市,也把这一独有的发展模式注入到了中国的眼镜市场当中。

  关注眼镜产业发展的消费者也许不难发现,近几年,全国各地出现许多以“平价眼镜超市”、“平价眼镜直通车”等模式出现的眼镜卖场。

  以这种模式发家的程军勇解释道,铺面租金不足临街商铺租金的十分之一,可大幅度节省“三分眼镜、七分费用”的眼镜零售业店租运营成本,这种模式可帮助其省下了近百万的租金。

  这些平价卖场,有的也拥有自己的眼镜生产基地,可以称得上厂家直销。除了自产商品外,对于其他品牌眼镜,平价眼镜店则采取招标购买。在考核质量后,选择报价较低的厂家进行购买,销售时则采取薄利多销理念,寻求销量的增长,避免各级经销商的层层加价,从而大幅度降低了进货成本。

  程军勇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,目前传统业态眼镜店的产品品种少,质优价廉的商品难有机会被陈列,店主希望营造出一种只能买价格高的眼镜的经营氛围。与此相比,“眼镜超市”等卖场中用货架取代了柜台,超市自选形式也大大减少人力资本,降低了营业开支。

  据记者了解,“平价眼镜超市”、“平价眼镜直通车”模式的出现,也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眼镜厂家对于市场的干预能力,通过厂商携手、商家实施直营店经营,降低店租、压缩中间流通环节等方式降低成本,以低于市场行情的价格进行超常规销售,迅速提升市场份额,以量的积累实现盈利指标。

  可以说,这些平价眼镜卖场只要是开在哪个城市,都必定会遭到来自区域内同行的联合“”,这种薄利多销的模式,也受到行业人士的质疑,认为其扰乱眼镜原有的市场秩序,其眼镜的品质也一直受到诟病。

  记者查看公开资料,丹阳眼镜业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,经过40年的发展、整合,现已形成了从设计、luyanshi88.com生产到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,及社会化分工、规模化配套、上下衔接的产业体系,具有突出的行业优势和鲜明的产业特色。

  眼镜产业不仅仅是丹阳的特色产业,丹阳市政府早前就提出眼镜产业还是丹阳的“城市名片”、“旅游产业”。

  数据显示,丹阳全市拥有眼镜及其相关企业1100多家,其中生产企业600多家,从业人员6万多人,年产镜架1.2亿副、树脂及光学玻璃镜片2.5亿副,分别占全国产量的35%、70%以上,镜片更是占到了世界产量的40%左右。

  “全世界每两个人戴的眼镜中,就有一个人的镜片产自丹阳。”这是眼镜行业人士最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

  但有业内人士曾经指出,丹阳眼镜市场作为全国最大的眼镜专业市场,发展一直相对比较缓慢,规模不够壮大。且眼镜市场内产品鱼龙混杂,大部分为中低端产品,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假冒伪劣产品,整体档次不高。

  同时,眼镜龙头企业数量少,除万新、东方等少数企业外,绝大部分眼镜企业规模比较小,在国际国内叫得响的知名品牌数量很少,有的甚至还在进行手工作坊式生产。并且眼镜企业品牌观念相对淡薄。同时市场内相互压价、恶性竞争现象不时发生,发展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。

  尽管丹阳也有“万新”这样的品牌作为中国驰名商标脱颖而出,整个城市的名牌拥有量、发展速度也在全国眼镜行业中位于前列,并且已经开始从做产品、做品牌跃升至做标准的层面。但在面对新兴势力不断崛起的同时,仅仅丹阳本身的资源聚拢优势已经不再。

  因而,丹阳眼镜产业开始谋求转型,包括选择在重点城市布局其批发市场,向外输出其眼镜资源。2013年底,丹阳眼镜批发市场落地青岛。依靠着在行业内强大的资源优势,丹阳眼镜批发市场在青岛似乎有着不错的发展空间。

  “还没正式开业,我们这里每天就要接待十几批前来谈价格、谈合作的同行,与我们探讨后续合作批发事宜,作为上游供货商来到这里,就是为了让眼镜行业价格更透明。”丹阳眼镜批发市场的张经理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