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B集团

批判眼镜BOB集团暴利你在第几层?
发布时间:2023-08-23 09:03:15

  bob作为中国四大眼镜生产基地的领头羊,丹阳每年生产的镜片达到4亿多副,占全国总产量7成以上,镜架则有1亿多副,堪比绕地球一圈的香飘飘。

  甚至这些眼镜的价格,都不比奶茶贵多少。根据央视的报道,在丹阳,一副普通的镜片成本最低能做到10元。

  一副镜架,只要不需要复杂的工艺,高质量的板材也能在30元内拿下。即使是曾经在眼镜营销中吹得神乎其神的纯钛镜架,也不过80元。

  但是这些少则几十元,多则上百元的产品来到来到经销商手中,便立刻邪魅一笑,价格暴涨5倍以上,之前A股唯一上市眼镜公司——博士眼镜公开招股书的时候,就搞出了「千元镜片采购价28元」的大新闻。

  也难怪许多上海朋友宁愿乘高铁去丹阳买眼镜了,即使去掉高铁票,省下来的钱还够在丹阳大吃一顿的。

  我自己作为一个近视,这十几年至少购买过10副眼镜,也算是经验丰富,但依然对眼镜的价格感到迷惑。

  最开始买眼镜,我谨遵我妈的购物心得。在她的消费观念中,对人舒适感影响不大的,譬如外套、包包等物品,越平价越好。而像鞋子、内衣这种贴身物品,一定要保证材质。

  因此从小她就跟我说,像眼镜这种天天架在鼻梁上,并且对眼睛有重要影响的商品,哪怕买贵点也没事。

  但自打我自己开始挣钱,知道柴米贵以后,一年一换的眼镜就成了负担。实体店动辄三五百的镜架,加上数百元的镜片,一副眼镜轻松逼近千元。

  然后我发现,一两百的镜架跟数百元的品牌镜架相比,戴起来基本没差。国产的镜片,比起进口镜片,体验上似乎也没什么区别。

  作为奋斗中的大国,我国目前近视患者人数多达近6亿,其中女性近视率还高于男性,可见眼镜娘根本不是什么稀缺属性。

  巨大的近视人口,带动着眼镜成为了一门销售额近千亿的大生意,诞生了吴良材、大明、博士、卫康等众多品牌,这样规模巨大,竞争充分的销售产业,竟然能与暴利挂钩,这合理吗?

  根据博士眼镜2019年财报显示,在其6.5亿的销售额中,作为主力产品的镜框和镜片合计销售额为4.3亿,其中镜框销售1.8亿,毛利率74%,而镜片销售2.5亿,毛利率更是高达84%。

  这样的毛利率虽然比不上动不动90%往上的茅台,但是也足以让五粮液甘拜下风,反思自己是不是卖便宜了。

  但高毛利并不意味着「暴利」,不代表你开一家眼镜店,就能走上人生巅峰。比如像博士眼镜高毛利的背后,净利率只不过9.6%。

  大家都知道,上班是给老板打工,开店是给房东打工,因此,从餐饮到服装再到球鞋,基本所有通过门店销售的产品,都必须要保证 50% 左右的毛利率才能经营下去。

  另外,一般在成年以后,人的视力会趋于稳定,近视度数变化幅度不大。十几度的改变,在戴习惯一副眼镜以后,几乎察觉不到异样,这也导致很多人一副眼镜用上三五年也不成问题。

  加上现在满街的眼镜店,眼镜店平均每天卖出四副眼镜可以算生意兴隆。你基本见不到眼镜店人满为患的时候,即使是在人流密集的商业区,眼镜店往往也是街面上最冷清的店铺。

  由于商品的特殊性,门店至少需要配一到两位验光师,免费验光。客户挑选镜架、镜片,也需要店员一对一进行服务。

  一家眼镜店,即使在二三线城市,房租人工水电费等成本就要2000元。也就是说,门店每副眼镜要加价 500,才能保持盈亏平衡,这还没将设备库存装修等前期成本计算在内。

  毕竟过去十年的经验证明,电商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和赚差价中间商的不二法门。但实际上,在过去几年里BOB集团,线上眼镜店已经被证明是一条很难走通的道路。

  一方面,在线上销售眼镜,成本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低。在负担人工、平台扣点、营销、库存等成本之后,线% 才能保证盈利。这与线下的加价率相差无几。

  另一方面,配镜需要线下的验光和测量工作,而这又是线上无法提供的,所以难以避免配镜不合适等问题。

  当前眼镜电商化的主要解决方案,是线上线下一体化,线下验光,线上配镜,从而节省店面租金和库存成本。

  或者大家也可以像我一样,先去专门的眼科医院或者大型的视光中心眼光,拿到一张详细的验光单,然后将验光单发给眼镜店,能最大限度避免眼镜不适配的问题。

  我今年拿着之前的度数去新配了一副眼镜,结果怎么戴都不舒服。最后重新去验光,发现涨了整整70度。

  在中国,没有一个眼镜零售巨头市占率能达到 5% 以上,这与其他国家的垄断大相径庭。这么多门店为了争夺客户而打价格战,也就导致优质大厂无法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。

  另一方面,市场鱼龙混杂也导致市场整体品质和服务都处在低端,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线上无法解决验光问题。

  实际上,很多线下的门店员工也压根不具备验光能力。我知道现在很多同学去眼镜店买眼镜,通常就是店员给你验了。但但凡你体验过正规验光师的验光,就会知道细致程度是完全不可比的。

  最惨的是,消费者即使拿到的眼镜有重影,店员也会以「刚配好的眼镜要适应」作为解释。长期佩戴这种度数不标准的眼镜,非常容易造成视觉疲劳。

  表面上卖的是服务和产品,背后全都是千层套路。除非你对每一个环节、产品都非常了解,不然就是坑你没商量。

  但实际上配眼镜是一门很深的学问。比如需要根据你的脸型来选择镜架,你的度数决定了你选择哪种折射率合适,是需要国产镜片还是进口镜片,这些镜片又需要搭配什么样的镜架。即使配好了,还要根据你的瞳距、眉高来做调整。

  有些店主毫不讳言,眼镜进价恒定,卖价多少看本事。特别是不习惯砍价的学生白领,对某些缺德商家来讲那就是大肥羊。

  就连度数都不一定是当时验的度数。这种老板放其他领域早就差评打在脸上了,可是消费者根本不懂眼镜,都是被老板一顿忽悠,选了让他挣得更多的。

  举例而言,眼镜片领域,防蓝光是个特别火爆的概念,据说高能蓝光只要几个小时,就会导致视网膜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,是干眼病,视疲劳的罪魁祸首。

  就算把蓝光给防住,很多视网膜的疾病,包括年龄相关性的黄斑变性(AMD)还会继续发生。因此比起防蓝光,买一副普通眼镜,然后注意用眼卫生更为健康。

  如果说眼镜片还可以靠科技含量吃饭,那么眼镜框就只能用设计、情怀、忽悠来支撑溢价,因此更是卖概念的重灾区。

  比如许多配眼镜的人都会被店员拉到一边,介绍7g镜框比起传统产品感受如何良好,如何解放你的鼻子耳朵。当然,既然重量减一半,那么价格翻几番也是水到渠成。

  但店员肯定不会告诉你,眼镜的本质是大头儿子,整体的重量都集中于镜片。相比动不动50克的镜片,镜框的轻重意义不能说没有,但实在谈不上刚需。

  除了超轻镜框之外,眼镜框还有另外一个玩法是跨界贴牌。在这一场消费者为品牌支付溢价的变现游戏中,大部分品牌只需要出一个logo,就能让代工厂的眼镜框身价百倍。

 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眼镜公司——意大利陆逊梯卡,就是宝格丽、香奈儿、普拉达、范思哲等奢饰品眼镜的代工厂。

  法国都彭、日本资生堂则把眼镜生产包给国内,很多时候,这些奢侈品镜框只是比便宜镜框多了一个logo。

  眼镜基本上是最好的品牌周边之一,首先这个商品很容易看起来是那么回事儿,绝对不掉价。其次把logo印在镜片上,也给品牌做了广告。

  包括现在流行的一些潮牌镜框,比如大名鼎鼎的韩国品牌GENTLE MONSTER,这几年在中国火了以后,今年还请了吴来代言,一副板材镜架就要一千二以上。

  还有前些年余文乐戴火的日本品牌yellows plus,号称用赛璐珞材质手工打造而成,代购的线

  日韩的原材料垄断,对财大气粗的欧美大厂影响甚微,而规模不大的中国眼镜厂商却处于弱势地位,从价格到供应顺序到供应速度都没有主动权。

  如今,以雄厚的资金为后盾,跨国眼镜企业正纷纷通过投资等方式对中国本土品牌展开“扫货式收购”,从而减少潜在竞争对手,增强对渠道和产品的把控力度。